渐冻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,医学名称是肌萎缩侧索硬化, 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,因此这种病并不影响患者智力、记忆及感觉。该病因为患者大脑、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,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,以至瘫痪,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,故俗称“渐冻人”。
渐冻症病因病理
渐冻症在中医学上属肌萎范围,并非不可治疗。病因是,寒邪侵害于十四经脉而成,受病于轻重不等,其表在肺,肺主皮毛,内热急而表虚,表虚不能自卫,受到风邪蒙蔽于里,使内积热,热急反寒使血於,肌肉麻癖不仁,脾主肌肉,湿闭其内而脾之受病,心主血,血於者心之受病,血不能外发四肢,不能供养,古为萎缩,肺甘无津不润肝脾,而肾不见其润而枯,枯而髓不满,膀胱之气不能上升而寒,日久肉缩骨萎瘫痪全身四肢缺氧而成。根本问题是血脉运行不畅,肌体代谢失衡。20%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。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,如遗传、重金属中毒等,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。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,目前主要理论有:
1.神经毒性物质累积,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,久而久之,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。
2.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。
3.神经生长因子缺乏,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长、发育。
渐冻症临床表现
早期症状轻微,易与其他疾病混淆。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、肉跳、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,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。最后产生呼吸衰竭。
渐冻症依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两型:
1.肢体起病型渐冻症
症状首先是四肢肌肉进行性萎缩、无力,最后才产生呼吸衰竭。
2.延髓起病型渐冻症
在四肢运动还好之时,就已经出现吞咽、讲话困难,很快就进展为呼吸衰竭。
渐冻症诊断
要早期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,除了神经科临床检查外,还需做肌电图、神经传导速度检测、血清特殊抗体检查、腰穿脑脊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,甚至肌肉活检。这些检查完成后,有经验的大夫就可以判断患者是否为肌萎缩侧索硬化。有时确诊所需要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并非都异常(尤其是在疾病的最早阶段)。
渐冻症治疗
根据中医理论,可以用治疗痿证的方法治疗渐冻人病。因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,即吃进去的食物要经过胃消化,而脾则吸收其中的营养并运送至肌肉,帮助肌肉生长。而肌肉萎缩,就说明食物中的营养没有被脾吸收,所以需要健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