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疗法
中医理疗:九宫回阳法
添加时间:2014.03.16
九宫回阳法
定义
九宫是以神阙穴为中心的区域,取穴梁门,神阙,天枢,水道,关元。中医认为九宫是人体真元所在。
九宫回阳法是侯氏疗法经典体疗之一,就是以神阙穴为中心选取任脉及足阳明胃经的九个穴位组成为主,辅以温针灸,以涵养阳气,温经祛寒的方法。
作用机理
“九宫穴”即以神阙穴为中心,包括双侧梁门穴、水道穴、天枢穴,及中脘穴、关元穴九个穴位组成的九宫格区域。该区域位于中、下二焦,中焦为脾胃所居,是人体的后天之本,下焦是肝肾所在,是机体肾阴肾阳的寓所,九宫区域是人的生命所在,是人体阳气的根本,为阳气所居的宫殿,是人的动力系统。秉承《黄帝内经》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”,认为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。肾阳不足,三焦气化不利在风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,在治疗上首先要激发和培补元气,使肾阳旺盛,促进三焦通畅,经隧气血得运,痹者得除。选取九宫穴,用温针灸来涵养、固护人体之阳气,以达驱散内伏寒邪、温益真元、健脾化湿、通调三焦、舒畅气机,扶正固本之功。中脘穴为胃之募穴,人赖百谷以养其身,凡养生调病者,当首应调和胃气,胃气调则生,是人体养生之要穴之一,可调节脾升胃降的功能,其在三焦整体的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中起着枢纽作用。关元为小肠募,使足三阴足阳明任脉之会,五脏六腑之本,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,即元气之关,用之温下元,暖胞宫,补元气,调气血,通经络。天枢是足阳明胃经穴,大肠募,我国古代星家以北斗第一星为天枢,主持天际各星运行之律。以人事合天道,喻穴居人身上下枢要之处也。喻本穴犹天之中枢,在治疗上,可促使胸腹之气上下沟通,以促人体正常运行,能调胃肠、行气血,通三焦。梁门、水道为胃经穴。梁,屋顶之横木也。门,出入之通道也,取之益阳气,消寒滞,开痞郁,即破横亘之梁,而开水谷通敞之门。水道,即水液通行的道路,本穴当膀胱上系,功在治水。天枢、梁门、水道三穴共用,可通粮道、治水道、行天道,具有调中气、和肠胃、化水湿之效。针刺和艾灸九宫穴可收温益真元、健脾化湿、通调三焦之功。
功效
温益真元、健脾化湿、通调三焦
适应症
1、 代谢综合症:高血脂、高血粘度、高尿酸、高血糖、高血压等。
2、 风湿病及颈肩腰腿病患: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颈椎病、腰椎病、骨关节病、肩周炎等。
3、 消化系统疾患: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腹泻、便秘等。
特色疗法上一篇:中医理疗:梅花针
特色疗法下一篇:中医理疗:小针刀疗法
在线门诊

版权所有:济南杏林中医医院
电话
地图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