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,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1、调和阴阳。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根本。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,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。
2、温通经络,驱散寒邪。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,使热力深达肌层,温气行血。艾灸具有温通经络,散寒除湿、调理气血的功效。
3、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。
4、温阳补虚,补中益气。
5、防病保健,强身益寿。
艾灸以火熏灸,艾灸时不注意有可能烫伤局部皮肤,另一方面,艾灸的过程中要消耗一点精气,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艾灸的。
1、暴露在外的部位,如颜面,不要直接灸,以防形成瘢痕,影响美观。
2、皮薄、肌少、筋肉结聚处,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、下腹部,男女的乳头、阴部、睾丸等不要施灸。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。此外,大血管处、心脏部位不要灸,眼球属颜面部,也不要灸。
3、极度疲劳,过饥、过饱、酒醉,或妇女经期忌灸。
4、传染病、高热、昏迷、抽风期间,或身体极度衰竭的不要艾灸。
1、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,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,以致烫伤。
2、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,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,应以毛刷清洗,以保持灸条之通畅。
3、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。
4、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(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)
5、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。